9月3日的大阅兵上,有个“神秘方队”特别引人注目——六型从没公开露过面的反导防空装备集体亮相。军事专家说,这意味着咱们国家成了全球没几个能自主研发、成体系部署反导系统的国家之一。
以前总觉得“反导”是电影里的概念,现在这些能打无人机、拦导弹的“空中卫士”,终于从实验室走到了阅兵场,咱们头顶的天空,从此多了层“金钟罩”。
要说这六型装备为啥牛,得先明白啥是“多段多层反导”。简单说,就是把天空分成好几层,每一层都安排专门的“守卫”,不管敌人是从低空飞过来的无人机,还是从高空砸下来的弹道导弹,都能被精准拦截。
先看红旗-11,这型装备被叫做“末端防御武器”,专门对付那些“贴着地面飞”的威胁。比如敌人的巡航导弹、制导炸弹,或者低空突袭的战斗机和直升机,红旗-11能在最后关头把它们打下来。
以前这类目标因为飞行高度低、速度快,拦截难度大,现在有了红旗-11,相当于给高价值目标(比如指挥中心、机场)装了个“近身保镖”。
红旗-22A则是“中高空杀手”。它能打击第三代战斗机、武装直升机,连中高空的无人机都不在话下。
专家说它抗干扰能力特别强,就算敌人用电子手段干扰,它也能“认准目标不迷路”。打个比方,如果把天空比作球场,红旗-22A就像中场拦截手,专门拦截在中高空活动的“对手”。
红旗-9C有点特殊,它用了“一车八弹”的配置。以前有些导弹一辆车只能带两三枚,红旗-9C一辆车能装八枚,火力密度直接翻了几倍。
它的任务主要在大气层内,但也能拦截末段的弹道导弹。什么是“末段”?就是弹道导弹快落地前最后那段飞行,这时候导弹速度快、目标小,拦截难度极高,红旗-9C能在这时候“补刀”,相当于给地面目标加了道“最后防线”。
红旗-19是2024年航展才公开的“新面孔”,它的本事是“区域拦截”。什么叫区域?就是它能保护很大一片空域,不是只守一个点。
以前有些反导系统只能守机场、港口这样的“点”,红旗-19能守整个城市甚至更大范围。而且它对抗突防导弹的能力特别强,就算敌人导弹想“变道”“加速”躲开,红旗-19也能跟着调整,把威胁挡在外面。
最让人关注的还是红旗-29。它是六型里“个头最大”的,弹体又粗又长,用6轴发射车拉着跑。
以前国际上的中段反导系统大多用固定发射井,阵地固定,容易被瞄准;红旗-29能机动发射,今天藏在深山,明天开到戈壁,敌人根本摸不着它的位置。更关键的是,它能在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。
弹道导弹飞行分三段:上升段(刚发射)、中段(飞出大气层)、末段(再入大气层)。中段拦截是最难的,因为导弹在大气层外飞得又高又快,红旗-29能在这时候出手,相当于在敌人导弹“半路上”就把它打下来,保护范围能覆盖几千公里,是咱们国土防空的“骨干力量”。
军事专家张学峰说,这次六型装备集体亮相,最大的意义是把“分散的能力”变成了“体系的战斗力”。
以前可能只有某一种导弹能拦某种目标,现在从末端到中段、从近程到远程,每个空域都有对应的装备“守着”,敌人不管用啥武器来,都能找到对应的“克星”。
以前咱们讲反导,总说“试验成功”,这次是真刀真枪拉到阅兵场上。要知道,阅兵式上的装备都是“随时能战”的状态,这说明咱们的反导系统不仅技术成熟,连大规模部署都没问题。
以后不管是应对周边突发情况,还是应对更复杂的国际局势,咱们头顶的这片天,会更踏实了。
怎么加杠杆买股票,专业股票配资门户,美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