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—
成语解释及出处
不腆之仪:拼音是bù tiǎn zhī yí,特指不丰厚的礼物,是古代交际礼仪中的自谦用语。出自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。
02
—
原文节选及翻译
原文:三十三年春,秦师过周北门,左右免胄(古代作战时戴的保护头部的帽子)而下,超乘者三百乘。王孙满尚幼,观之,言于王曰:“秦师轻而无礼,必败。轻则寡谋,无礼则脱。入险而脱,又不能谋,能无败乎?”及滑,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,遇之。以乘韦先,牛十二,犒师,曰:“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,敢犒从者。不腆敝邑,为从者之淹,居则具一日之积,行则备一夕之卫。”且使遽告于郑。
翻译:三十三年春天,秦军路过成周北门时,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都摘下头盔下车步行。刚一下车便又跳了上去,有三百辆车都是如此。当时王孙满年纪尚小,看见这种情形,对周天子说:“秦军轻佻无礼,一定失败。轻佻则缺少谋略,无礼则粗心大意。进到险要之地而粗心大意,又没有谋略,能不失败吗?”抵达滑国,郑国的商人弦高正预备到京城去做买卖,碰到秦军。他先给秦军送了四张熟牛皮,又送去十二头牛,以犒劳秦军,他讲:“寡君知道贵军要到我国去,特派我前来慰劳贵军将士。我国即使不富裕,不过愿意为贵国长期服务,要是要居留,保证提供每天的必需品,就算要离开,也要为你们守卫到最后一夜。”同时派人马上向郑国报信。
03
—
成语应用
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(郑庄公)命备牛十二头,羊百只,粟刍之物共百余车,连夜到周王营内。祭足叩首再三,口称:'死罪臣寤生,不忍社稷之陨,勒兵自卫。不料军中不戒,有犯王躬。寤生不胜战兢觳觫(hú sù,因害怕而发抖)之至!谨遣陪臣足,待罪辕门,敬问无恙。不腆敝赋,聊充劳军之用,惟天王怜而赦之!’桓王默然,自有惭色。虢公林父从旁代答曰:'寤生既知其罪,当从宽宥,来使便可谢恩。’祭足再拜稽首而出,遍历各营,俱问安否。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怎么加杠杆买股票,专业股票配资门户,美林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